上海2021年3月16日 /美通社/ — 3月4日,上海電氣電站集團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簡稱「大連化物所」)揭牌成立PEM(聚合物電解質膜)電解水制氫技術研發中心並簽署項目合作協議。
雙方將在氫能領域開展長期深入的技術合作,目前已初步確定新能源發電+電解水制氫的產業發展路徑。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推動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達成的關鍵時期,而氫能作為實現脫碳的重要解決方案發揮著重要作用。比較傳統氫氣制取技術在工藝過程中較大的碳排放量,PEM水電解制氫法制氫過程不僅可實現零碳排放,氫氣純度還可達到99%以上。實現清潔氫氣來源的「綠氫」是真正能夠助力我國目標實現的制氫技術。
以此次合作為起點,上海電氣將通過自身雄厚的技術優勢和製造經驗,與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一起不斷提升PEM電解水制氫研發成果轉化能力,共同推動示範項目落地,助力加速國家清潔能源轉型。
黃金十年 氫能寫入「十四五」規劃
今年「碳中和」、「碳達峰」話題熱度一直持續升溫。作為減排的有效途徑,氫能產業被普遍關注。得益於技術進步、規模化推廣和政策支持,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鏈將日益完善。
電解水制氫市場潛力巨大。國際能源署在2020年6月發佈的《全球氫能進展報告》中指出,全球電解制氫項目數量和裝機容量大增,從2010年不足1兆瓦增至2019年的超過25兆瓦,未來氫氣會作為與天然氣同等地位的能源物質參與國際貿易,並可能取代天然氣。根據普華永道2020年《綠氫的黎明》報告,預計本世紀中葉實驗用氫達到5億3000萬噸。
在「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願景牽引下,中國能源結構轉型按下「加速鍵」。政策扶持決定早期氫能產業發展的速度。到2030年,氫能產業將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工程院干勇院士預測:「未來氫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中2050年占10%-15%,氫能將成為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電力協同互補,共同為終端能源體系的消費主體可以帶來幾十萬億新興產業。」
在全球氫時代,在碳中和以及能源轉型趨勢下,氫能的應用已經進入快車道,未來十年,將是中國氫能產業快速發展的黃金十年。
「氫」裝上陣 加速切入氫能賽道
多年以前,上海電氣瞄準氫能將加速推動新一輪綠色能源轉型發展,率先進軍新能源汽車動力領域的氫能源應用。早在2016年前後,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就開始聚焦燃料電池系統關鍵技術和燃料電池電堆技術研發。2020年,上海電氣自主研發的燃料電池發動機在國家機動車產品質量檢驗中心(上海)通過強檢測試。
近年來,上海電氣緊抓發展機遇「氫」裝上陣,加速推動綠色能源轉型發展。2020年,上海電氣電站集團成立氫能事業部,在新能源發電領域具備完整的項目開發能力、銷售品牌能力、投融資能力、EPC工程能力。在產業鏈上游發電領域、下游化工冶金領域擁有協同基礎和資源優勢。
2020年11月,上海電氣首個氫能綜合示範項目在寧東基地佈局,其中寧東能源基地「源網荷儲氫」一體化示範項目,將可再生能源發電、儲能、電解水制氫、綠色化工/冶金全產業鏈合為一體。
2020年12月,上海電氣內蒙古鄂爾多斯鄂托克前旗源網荷儲氫一體化暨氫燃料電池重卡示範項目合作協議簽訂。該項目將建設特大型新能源發電基地,配套大規模電化學儲能及制氫設備,最終可實現區域內冷、熱、電、蒸汽、氫多種能源的高效供給,打造源-網-荷-儲-氫一體化發展和氫能「制-運-儲-用」全鏈條試點示範。
隨著氫能的大力發展,新能源+氫也逐漸拉開了序幕。面對新領域的挑戰,上海電氣將持續緊跟國家及地方氫能產業政策,加強與政府、相關企業及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積極推進示範項目,助力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遠景目標。
相關鏈接 :
http://www.shanghai-electri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