よしのん的網站教室

《よしのん的網站教室》是一個以「教學為主、新聞為輔」的網誌,旨在為大家提供各種各樣的 IT 資訊和心得,其中特別聚焦於網站制作、SEO、社交媒體等議題。

主頁> 科技新聞 >藍思科技:以三大核心優勢競逐 AI 端側硬體龍頭,公佈三年攻堅路線圖
科技新聞

藍思科技:以三大核心優勢競逐 AI 端側硬體龍頭,公佈三年攻堅路線圖

留言

香港2025年11月17日 /美通社/ — 在近日舉辦的廣發證券2025年全球投資論壇暨精品上市公司閉門交流會上,藍思科技(6613.HK)董事長周群飛系統闡述了公司在AI端側硬體領域的戰略定位與發展路徑。她指出,AI端側硬體競爭的本質是「技術創新」與「製造硬實力」的深度融合,而藍思科技憑藉三大不可複製的核心優勢,正穩步邁向產業龍頭地位。

一、研發引領:系統性技術突破與跨場景遷移能力

周群飛強調,創新是藍思科技的立身之本。公司上市以來累計研發投入已突破200億元,2025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達24.4億元,研發費用率長期保持在4%以上。藍思不追求「單點創新」,而是致力於「材料+工藝+設備」的全鏈路系統性突破,技術佈局覆蓋從消費電子領域的UTG玻璃、3D玻璃、液態金屬及鈦合金精密加工,至AI硬體所需的光波導鏡片、功能模組,以及機器人關節、靈巧手、玻璃硬碟基板等前沿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具備將消費電子領域技術積累高效遷移至新賽道的能力。例如,將手機玻璃精密加工工藝快速應用於車載玻璃領域;通過改進壓印與刻蝕工藝,提升光波導鏡片良率與產能;並已配合全球領先機械硬碟客戶開發玻璃硬碟基板,以替代傳統鋁基板,打開新的市場空間。

二、製造整合:垂直化產業鏈與高效交付能力

面對AI硬體「大規模、高精度」的交付需求,藍思科技通過自主研發的首條「單片流」玻璃生產線,將原有200多道工序壓縮至50餘道,實現從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柔性化生產,大幅提升效率與良率。

公司構建了從原材料、模具、刀具、工裝夾具至自動化設備的自研自產體系,並完成從「部件-模組-整機組裝」到ODM的全產業鏈整合。這一「全鏈條可控」模式,使藍思在成本控制與快速回應方面具備顯著優勢。周群飛舉例稱,面對客戶AI眼鏡產品供不應求的情況,公司在數十天內完成開模與產線搭建,迅速實現量產交付。

三、生態升級:從供應商到「解決方案共創者」

藍思科技已從傳統製造方轉型為深度參與客戶前端研發的「共創夥伴」。公司團隊與客戶硬體核心團隊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從前端研發階段便介入協同,充分發揮其在研發設計、精益生產及供應鏈整合方面的綜合能力。

在場景落地方面,藍思已實現智元靈犀機器人、支付寶智慧終端機等產品的批量交付;在具身智慧領域,已進入北美及國內頭部機器人供應鏈,關節模組、靈巧手等關鍵部件實現批量交付。2025年,公司預計人形機器人出貨達3000台,四足機器狗超10000台,整機組裝規模位居行業第一梯隊,已成為全球具身智慧硬體製造的重要平臺。

未來規劃:三年攻堅,劍指全球製造龍頭

基於上述優勢,周群飛公佈了公司「三年攻堅計畫」。未來三年,藍思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聚焦端側硬體、多模態融合技術及新型材料工藝,深耕三大核心領域:

  • 消費電子與AI眼鏡:鞏固全球消費電子精密結構件及模組市場領先地位,擴大脆性材料、藍寶石及陶瓷佈局;目標兩年內成為頭部客戶AI眼鏡核心供應商,實現結構件、模組及整機組裝全覆蓋;至2027年,AI眼鏡整機組裝份額進入全球前列,確立在光波導領域的主力地位。
  • 汽車電子:攻克「全景顯示+智慧交互」一體化技術,推動通訊模組及網域控制站模組快速導入;2026年實現超薄夾膠玻璃年供百萬量級汽車配套,覆蓋國內外主流車企;2027年進一步提升全球汽車交互系統市占率。
  • 機器人領域:突破人形機器人關節模組輕量化技術,建立從軟體二次開發至整機組裝、從精密結構件到功能模組的綜合能力;2026年實現人形機器人核心部件與整機組裝規模倍數增長;2027年使人形機器人與四足機器狗出貨量穩居全球前列。

周群飛表示,藍思科技的目標清晰堅定——成為AI端側硬體製造領域的全球龍頭之一,以技術實鏈、製造硬實力與生態協同,持續推動端側智慧硬體從雲端走向現實。

——本文根據藍思科技董事長周群飛在廣發證券2025年全球投資論壇上的講話整理

以上新聞已獲第三方授權轉載。詳情請參閱 PR NewswireGlobeNewsw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