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 EMC公佈第三次全球數據保護指數調查結果,數據顯示自2016年起,數據量出現爆炸性增長,增幅高達569%,同時數據保護的「實踐者」數目亦躍升近50%。是次調查共訪問2200名來自公營及私營機構的IT決策者,以全面了解數據保護的現況及相關策略的成熟度。受訪的機構來自全球18個國家及11個行業,均聘用超過250名員工。有關指數調查亦顯示,數據價值廣受重視,而需管理的數據量亦由2016年平均1.45PB增加至2018年的9.70PB。事實上,92%的受訪者均認定數據的潛在價值,並有36%現正將其數據轉化為經濟收益。儘管大部分受訪者對數據價值持正面態度,但大多數均表示仍在致力尋找妥善保護其數據的方案。是次調查結果均綜合以上各種因素的考量。
數據破壞事故代價高昂
龐大的數據量及其對業務運作的重要性令數據保護更具挑戰。雖然數據破壞事故日趨頻繁,但更令人擔心的是,無法復原的遺失數據量不斷增加。全球超過四分之三(76%)的受訪者表示曾有不同類型的數據於過去12個月內遭到破壞,而27%無法使用現有的數據保護方案去復原有關數據,近乎2016年的兩倍(14%)。
而巧合的是,全球有76%的受訪者聘用至少兩間數據保護方案供應商,令他們的數據在同期12個月內遭到某類型破壞的機會較僅聘用單一供應商的受訪者高出35%。聘用兩間甚至更多供應商的企業所遇到的最常見數據破壞事故類型為意外系統故障(43%),其次是影響數據存取的勒索軟件攻擊(32%)及數據遺失(29%)。
儘管意外系統故障情況愈趨普遍,但數據遺失的代價卻更為高昂。例如,企業在過去12個月內遇到的平均系統故障時間為20小時,損失共526,845美元;而遺失的數據則平均達2.13TB,價值近100萬美元。此外,有不少曾經歷數據破壞事故的受訪者亦表示,遺失數據對企業的影響深遠,由客戶的信任、到品牌價值,以至員工生產力等。
令企業付出高昂代價的不只是遺失的數據量,還有數據本身的價值。顯然,大部分企業都深明這一點,81%的受訪者均表示會更著重數據保護,尤其是那些經濟價值極高的數據。
數據保護的挑戰
儘管被定義為數據保護「實踐者」企業增加近50個百分點(從2016年的9%上升至2018年的57%),而「領導者」企業亦增加10個百分點(從2016年的2%上升至2018年的12%),但大多數企業仍致力實施一個能充分滿足其需要的數據保護方案。大多數受訪者(95%)均表示在數據保護方面至少面臨一項挑戰,而全球三大相關挑戰包括:
- 配置及運行數據保護軟件/硬件的複雜程度,以及因數據迅速增長而導致備份副本的儲存及管理成本急劇上升,兩者並列首位,各佔46%。
- 缺乏配合新興科技的數據保護方案排第二位,佔45%。
- 確保遵循如GDPR等法規則排第三位,佔41%。
對於那些致力為新興科技尋找有效數據保護方案的受訪者來說,超過一半(51%)表示他們無法為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數據找到合適的數據保護方案,其次為雲端原生應用及物聯網數據,分別為47%及40%。
新興科技及迅速增長的數據所帶來的挑戰才剛剛開始。因此,僅16%的受訪者相信他們現有的數據保護方案能夠應付未來所有的業務挑戰。
雲端正改變數據保護生態
根據「全球數據保護指數」顯示,受訪企業採用的公共雲佔整體IT環境的比例,已從2016年的28%上升至2018年的40%。幾乎所有採用公共雲的企業(98%)都將其視為數據保護基建的一部分。公共雲中的數據保護主要應用例子包括:
- 備份/快照服務以保護利用嶄新應用架構在公共雲開發的工作負載(41%)。
- 內部工作負載/數據備份(41%)。
- 保護特定SaaS應用程式(40%)。
- 利用內部數據保護軟件的雲端版本以保護公共雲的工作負載(40%)。
- 提供備份/快照服務以保護利用舊有應用架構在公共雲開發的工作負載(38%)。
當考慮公共雲數據保護方案時,64%的受訪者認為其可延展性選項十分重要,可見不斷增長的數據絕對不容忽視。具體來說,41%的受訪者提到數據保護基建或服務對實現具規模數據保護的影響,而40%的受訪者則提到因公共雲工作負載增加所需的擴展服務。
由於數據私隱條例如歐盟通用的《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相對較新,因此對數據行業的真正影響尚未出現。然而,數據監管法規遵循已迅速成為行業的焦點,近41%的受訪者已將其列為三大數據保護挑戰之一。
此外,僅35%的受訪者表示對其企業現有數據保護基建及過程有遵循地區監管法規充滿信心。有12%的受訪者表示其企業曾在過去12個月因遺失數據或意外系統故障而遭到罰款,可見其餘受訪者在這方面缺乏信心的現實開始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