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教育城與Bailey Communications HK合辦,並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鼎力支持的「學與教博覽」今年踏入第9屆,將於2018年12月12至14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學與教博覽」為亞洲首屈一指的教育博覽,去年訪客人數再創新高,吸引超過13,000 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入場參觀。博覽匯聚了超過300名教育工作者,主持多場主題活動,共同探索全球教育趨勢,交流新興學與教策略、資源及科技最新發展。
海外教育界人士將分享見解
全球教育發展不斷革新,由灌輸傳統學科知識,演變為以培育21世紀技能為學習目標,藉以裝備學生建立創新思維及技能,立足未來。同時,科技急速發展,打破地域界限,促進世界各地政府、業界、學校與學者的合作,共同發展教育科技基建、電子資源、學習平台、電子評估和數碼閱讀等多元範疇,引領教育邁向國際化。香港憑藉獨特的地理優勢和作為環球金融貿易中心的經濟環境,成為亞洲創新教育樞紐。近年,「學與教博覽」更成為國際交流平台,推動全球創新教育科技和方案的發展。今年,繼續以「攜手共創教育未來」為主題的博覽邀請到來自芬蘭、瑞典、英國、美國、澳洲、新加坡及本地多位知名教育界人士,分享他們對最新國際教育議題的真知灼見;博覽將舉辦200多場主題演講、研討會、工作坊和示範課堂,題目涵蓋特殊教育需要、幼兒教育等不同範疇,期望連繫不同學習階段,打造全面的學習里程,為掌握未來教育趨勢作好準備。
以「創新教育 教育創新Innovate to Educate, Educate to Innovate 」為主題的「學與教博覽2018」傳媒午宴亦圓滿結束。席間,除了由主辦單位及合作夥伴代表介紹本年度博覽詳情外,亦邀得即將參與博覽的講者、學校代表和參展商,率先分享創新教學藍圖,以及其新興教育策略及實踐方案,為本年度的「學與教博覽」揭開序幕。
為裝備學生迎接21世紀的機遇和挑戰,教育需要不斷革新,邁向未來學與教模式。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於席間分享了人工智能(AI)對教育發展的影響。他指出,教育工作者能透過大數據技術,分析從不同渠道收集到的海量數據,以辨識學生的學習模式及動力。此外,智能導修系統、個人化學習、情感分析與分類等融合大數據和AI的創科技術,亦為學與教帶來裨益。早前,商湯科技推出了全球第一本AI高中教科書,並透過建立AI技術創新教學實驗平台,發展出一套嶄新的教學模式。以AI為中心的STEM教學為未來教育科技發展一大趨勢,與AI有關的教育硬件和軟件如雨後春荀般出現,不同年齡及技能的學生也可接觸並加以實踐。例如香港教育城、Microsoft、香港天文台及香港氣象學會合辦的「AI大比拼 – 天氣預測比賽」,便透過比賽模式及公開數據,鼓勵學生將新科技工具應用於生活當中,並培養其對科技的興趣。
教育揉合人工智能提升成效
午宴亦邀請到不同學校和商界代表,分享新興教育策略如何在課堂上的實踐。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課程統籌主任郭文釗老師分享如何配合年青人喜愛社交平台的特性,善用嶄新社交學習平台,締造由課室伸延至家中的流動學習模式。學生以多媒體分享課業,同儕進行互評,以建立新世代的課程統整,及裝備學生擁有教育權威Michael Fullan教授所倡導的6C深度學習技能;天水圍香島中學電腦科科主任及資訊科技教育組組長鍾富源老師,則帶領學生善用AI的模式識別 (Pattern Recognition) 科技,配合編程發明協助醫療人員診症的方案,豐富學習經歷,並藉此建立堅毅及企業家精神。永佳科技有限公司總監陳善筠小姐亦展示了STEM編程及科技教育套件 Makeblock Codey Rocky STEM,加強小學生對AI和機械學習的興趣,為學習進階科技如Python奠下基石。
除了中小學教育外,科技也為幼兒教育及特殊教育等範疇帶來正面學習影響。於傳媒午宴上,東華學院職業治療副教授曾君蘭博士分享了遊戲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以跨學科的科學實驗為例,老師先讓學生就科學實驗結果作出假設,然後進行實驗並分析結果,從中引發學生思考原先假設與結果出現落差的原因。老師以充滿趣味的遊戲,提升學生在認知、高階思維、溝通及思考等能力,跳出傳統教學的框架。
香港口述影像協會行政總監梁凱程博士分享了創新教學法如何結合「口述影像」和「觸感圖」,讓學生能同時從聲音、圖像及觸感不同方面學習科學。「口述影像」是「影視翻譯」之一,以簡潔、生動的語言,將影像口頭描述,協助學生理解內容。這套教學法比一般教學法更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注力和對新學習知識的記憶;Big Dipper Studio Ltd. 董事總經理陳諾彬先生則示範透過收集腦電波訊號,測量腦部不同功能的狀況,配合遊戲和練習,訓練用家特別是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記憶力、空間感應、專注力、決策能力及認知能力。
為期3日的「學與教博覽2018」除了網羅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教育科技產品及服務外,更設有一系列的主題講座、專題研討會和論壇,包括「主題演講」、「K12研討會」、「21世紀教室」等。今年更新增了未來教育研討會、高等教育研討會、未來教育工作坊,匯聚教育界持份者,提供交流及探索協作的機會,並肩推動創新教育,為教育未來進行裝備與實踐。